第七章 打洛之二(第4/4页)

新22师从打洛盆地撤到印度,又从打洛盆地开始归国之战,就是这样惨痛的经历,让远征军的老兵们对打洛周围的每一个山头了如指掌,也让他们能够如同孙悟空一样钻入日军阵地的核心,来一次突然发难。

可以说,日军在马约高地的溃败,背后是那些至死不能还乡的中国士兵血淋淋的诅咒。

马约高地的失守,打开了中国军队横越万塔格山的通道。廖耀湘指挥全师追击,冈田大队败退到腰班卡,新22师的部队也已经尾随而来。腰班卡的日本守军第56联队,因为主力都在北线外围和新38师的部队激战,留守的部队只有一个第二大队所属的小仓中队。冈田大队残部和小仓中队在腰班卡村外,对新22师展开了一场仓促的防御战,一排破旧的茅草房成了双方争夺的目标。日军此时已经兵无斗志,短暂而激烈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日军第56联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长小仓大尉阵亡,腰班卡落入新22师手中。此战中方记载,击毙日军第56联队第二大队大队长芋生中佐,实际上芋生是在此后的战斗中阵亡的,并非毙命腰班卡之役。

此时,孙立人刚刚拿下腰班卡北面的外围阵地太白家,不得不感叹廖耀湘先拔头筹了。

胡康河谷战斗的报告被送到了东京日军大本营(1月19日),曾在大本营任职的田中新一在报告中,为胡康河谷西段未能如预定计划继续坚守一个月而提醒上司,缅北的中国军队与传统中国军的战力不可等同视之,称“敌军兵力火力为我军三倍,有战我而胜的信心……我军损失多出于炮击与白刃战。”

日军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

腰班卡失守后,为了避免被围歼的命运,田中新一匆匆将前线部队全部撤出,回缩胡康河谷的行政中心孟关,在那里亲自组织防御。

大本营对18师团的报告十分重视,一面着缅甸方面军研讨缅北战局,一面从包括马来亚、泰国等地,抽调部队补充第18师团的损失。

因此,2月下旬,在孟关设防的第18师团又渐渐恢复了元气。此时,中国军队对孟关外围的攻势已经开始。经过调查,远征军指挥部认为,尽管打洛所在的南线存在一条可以到达孟关的小道(即日军福田支队撤退的路线),但无法通行重武器,而且道路狭窄陡峭,敌军很容易设防。所以新38师、新22师将一同从较为平坦的北线出发,以太白家和腰班卡为后方,进攻孟关。由于深知孟关日军防御严密,史迪威甚至动用了他手中唯一的美军部队——“梅支队”投入这场战斗。

美军“抢劫者”部队指挥官梅里尔准将。他身边的两名战士并非中国士兵,而是美军中的日裔士兵。

梅支队,即美军5307部队,绰号“抢劫者”,是由美国陆军准将梅里尔(也翻译成麦瑞尔)指挥的一支准特种部队,成员均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区具备山地丛林战斗经验的官兵,共计2500余人,装备精良。史迪威决心让他们在攻击孟关的战斗中打出威名。

面对中国军队的攻势,田中新一并不准备束手待毙,他决定发动一次防御性反击来消灭中国军队的进攻部队,以达到在孟关长期坚守的目的。

为此,他决定在孟关之前南比河畔的一片灌木林中设立伏击阵地。这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穿过河床的道路附近,还可以看到满是赤锈的炮车和卡车残骸,那是盟军一年前从这里向印度撤退时留下的。第18师团终止了零敲碎打式的防御,试图在这里打一场会战。

在等待中国军队来袭的过程中,日军专门进行了几次演习,师团的作战参谋直接下到大队一级,指挥官兵熟悉在炮兵直射火力支援下的突击。

按照田中的作战计划,新得到补充的第55联队第三大队任务十分重要,将在战场右翼实施对被围中国军队的迂回突袭。

3月1日,孟关之战打响。正面日军在炮火掩护下,与进攻而来的中国远征军展开激战,第三大队如同预先计划的那样,全部跃出战壕,开始从右翼的丛林中向前穿插,直取中国军队背后。

令第三大队大队长冈田恭中佐意料不到的是,这一次,第三大队却狠狠地踢到了铁板上,以至于连他自己的性命也被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