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突围(第2/5页)

“鹤人还在出事的桂平做同知,听说他打仗很勇敢。”

“他可不是一般的文官,很有胆量。”

“我欣赏他那种顽强的奋斗精神。”

鹤人是李孟群的字,也是他们的同期进士,他及第时名次很低,所以被派去地方做知县。知县是正七品,同知是正五品。在同期名列前茅的进士们还以从六品担任北京翰林院修撰期间,这位名次很低的李孟群却已获得了正五品同知的资格。官僚们对品位等级万分关注,每每谈及,连眼神都变了。

“非也,前些日子李孟群已是知府了。”曾国藩道。他是朝中大官,获取消息要比这些进修生快多了。

“啊?!”

知府是从四品,座中一片惊叹。只要能立战功,就能不看考试名次而被破格录取吗?看来乱世已至啊!

“时代在变。”

才子们有些已不觉跃跃欲试起来。连维材注意到李鸿章的眼睛闪闪发亮,姑且不说才能,就野心来说,李鸿章恐怕要比沈葆桢大得多。

“叫鹤人务必坚持追击,早日把匪徒消灭!”何璩道。他的故乡是广东,自然比谁都关心太平军。

“他们结党不久,内部关系恐怕还不牢固,可以考虑从内部瓦解他们。”李鸿章道。

“不错,已经这么在做了。”曾国藩道。

“哦。曾公,是您?”李鸿章眨巴着眼睛。

“我已推举了湖南的江忠源。此人以前在剿匪中立过功,有胆量,有智谋。至于如何从内部破坏敌人,我也已写信告诉他,江忠源现在已在钦差大臣的手下工作了。”曾国藩说道。

“这下可以放心了。”年轻的京官们望着前辈的脸,他们仿佛从曾国藩身上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连维材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激情,一种因对国家忧虑而产生的激情,当然也夹杂着对仕途能够青云直上的憧憬。

江忠源已根据曾国藩的指示,进行着搅乱太平军的工作。对于永安城,清军暂时没有积极进攻,表面上看这是因为军中恶疫流行。所谓恶疫是指疟疾。疟疾确实猖獗,尤其是北路军中患者甚多,连向荣、巴清德这些将军也染上了疟疾。不过真正的原因,是收到了江忠源的信,信上写道:“非贼众我寡,乃贼强我弱。兵不从命,将不知兵,上下隔阂,将官不睦。”

清军对如何进攻永安一直悬而未决。乌兰泰主战,他认为对方不过是外行的农民兵,以前被他们溜了是运气,这次集中在城里,正好一网打尽。向荣则主张慎重。他比乌兰泰更了解太平军。

江忠源虽也主战,但他和乌兰泰的看法还不一样。他认为,若立即进攻,永安城也许能夺回来,但无法一举歼灭太平军,大多数敌人会弃城逃跑,清军还要追击,因此他认为:“当在确保能全歼敌人时发动总攻。”

“何时能确保?”乌兰泰反驳道,“城里有的是粮食!”

“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吧。”

“何时才能士气低落?说不定我们的士气先低落了。”

“当然不是干等着,我们要做点什么。”江忠源答道。他要采取破坏、搅乱的策略,诱使敌人阵营内的不满分子上钩,使敌人内部分裂。

“周锡能不是失败了吗?”乌兰泰道。

周锡能投靠了清军,进入永安后,他诱骗朋友朱锡琨、黄文安等人。但朱、黄没有听从。十月二十九日,获悉消息的杨秀清利用“天父下凡”,在百姓面前宣布耶和华的圣谕:“城中有反骨妖人,名叫周锡能,追随他的妖人还有朱八和陈五。”北王韦昌辉审讯了周锡能,并取得了朱锡琨和黄文安的证词。

人们纷纷议论:

“干了坏事,天父会知道的。”

“有万能的天父在,坏人休想得逞。”

次日,周锡能及其妻子蔡晚妹、儿子周理真,还有朱八、陈五等人被斩首。

乌兰泰引用周锡能的例子,意在说明搞破坏、搅乱工作并不容易。

“周锡能的失败是必然的。”江忠源道。

“在上帝会内进行活动,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为什么?不在上帝会内进行活动,到哪儿去活动?”乌兰泰问道。

“上帝会里的人都有着坚定的信仰,挖墙脚太困难。但现在永安城中也不都是上帝会的呀,那个攻陷永安城的罗大纲,就是天地会的人。他借助在城内潜伏的天地会残党,里应外合,才把城攻下来。我们的活动目标当然要对准天地会。”

“对,还有罗大纲。”

“不行,贸然去找罗大纲太危险。”

“那跟谁去谈?跟女的?倒是有李新妹、苏三娘那些天地会的娘们儿。”

“不行,这两人也稍远了点。有个人还是比较容易攀得上的。他叫焦亮,湖南人。咱们跟他还有些联系。”

“焦亮?没有听说过。”乌兰泰从广州来,不了解湖南现状。

“他在湖南新宁还是有点名气的。”

“是吗,在新宁……”乌兰泰点了点头。

江忠源也是新宁人,四年前,他曾征讨天地会的雷再浩,自然知道天地会里的同乡。焦亮后来有过一些小动作,但或许是因为江忠源当知县时管控得严,不久便销声匿迹了。天地会的人以为他只是蛰伏一段时间,满怀信心地等他杀回来,结果不知何时他竟进了太平军。如今,这消息已被证实。关于焦亮的家庭状况和交往之人,江忠源也都做了详细的了解。他得到的消息是,焦亮打进上帝会内部,是想寻找机会把整个组织夺过来。但这不是轻易能办到的。他至今还没有钻进领导核心,只是到处吹牛,他心里也很焦躁。

既然焦亮心中焦躁,那就引他上钩,要搅乱太平会内部,这是个好机会。江忠源叫来谢六——他在广西各地跑买卖,是焦亮妻子的表哥,他和焦亮自小一起玩耍,可以说是焦亮为数不多的知心者之一。

“在永安城内网罗党羽,培养一支势力,起码在清军攻城时能做内应,至于封赏大可放心。”江忠源让谢六带去了这几句话勾引焦亮。不过口说无凭,焦亮当然不会相信。即使在高唱江湖义气的组织里,也要靠金钱说话。要网罗党羽,总得给他们饭吃,因此,江忠源决定先拿出八百两现银作为经费。

“目前有些困难啊。”连理文摇了摇头。

“不行吗?”焦亮用大拇指顶着额头。

“他们不会放人的。”

“每个人都少给一点也行,比如那边给十个,这边给二十个……看来还是不信任我的能力呀!”焦亮的大拇指开始抚摩着下巴。

“啊呀,这……”连理文笑了笑。他不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其实是在下逐客令。

最近焦亮常到连理文这儿来。他俩都被称为“先生”,是太平军的客人。不过,连理文同太平军最高领导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焦亮却未受到重视,只是偶尔起草个文稿,也不是什么重要文件。焦亮向来以诸葛孔明自居,当然心有不满。现在他到连理文这儿来是求理文为他办件事——“我想带点兵,你能不能帮我跟上头说说,让我指挥一部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