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厘定历史(第2/4页)

答案是,他儿子觉得,老爹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得为后世准备,赚点丧葬费用,不能让老爹到了地下,还跟在人间一样清苦。

申屠嘉、周亚夫,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不贪不拿的人,过的是什么日子?

所以,汉室现在朝野上下,贿赂成风,甚至宫廷之中,都存在无数钱权交易,就可想而知了。

刘彻一直在寻找一个机会,光明正大的给官员们加薪。

当然,刘彻知道,加薪不能解决贪官的问题。

该贪污的人,你就算给他加薪一百倍,他也照贪不误。

但起码,不能让好人白白遭罪。

况且,加薪后,说不定能挽救一些本来不愿贪污的人呢?

譬如,考举后担任地方官员的士子们。

现在,他们倒是还可以凭借理想和热血而奋斗。

但理想与热血和激情又不能当饭吃。

时间久了,刘彻担心,这些人也会被先下的官场同化。

而这次视察,是个不错的机会!

带着这样的念头,刘彻走到那位三老跟前,亲手将之扶起来,道:“长者折煞朕了,快快请起!”

又对百姓们道:“父老乡亲们,快快请起罢!”

这思贤苑,就是刘彻最后的大本营,老巢和最坚固的要塞。

作为刘彻太子时的封地,潜邸之所。

毫不夸张的说,哪怕全世界都背叛了刘彻,这里生活的百姓,依然会坚定的支持和拥护他。

这是被历史证明的事实。

前世,刘荣被自杀后,最后为刘荣守陵和祭祀的人,是来自其太子苑的百姓。

历史上,武帝太子刘据兵败自杀前,最后为其尽忠的部下,也是来自其太子苑的兵将。

自然而然,刘彻也对这些自己的死忠、脑残粉有着格外亲切的感觉。

“父老乡亲”这四个字,即是刘彻对这些人的报答。

不要小看了这四个字。

这天下,谁敢为难皇帝的父老乡亲?

不想混了吗?

最起码,这些人从此就将远离一切苛捐杂税,甚至,会有上层的官吏,主动照顾他们。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捧臭脚和拍马屁的。

三老王政巍颤颤的站起来,驻着鸠杖(又称几杖,因其柱头常常雕成鸠型,所以俗称鸠杖),对着刘彻一拜,道:“臣政拜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

刘彻低头打量了一下王政的模样。

这位三老的模样,已经是苍老至极了。

满脸都是皱纹,甚至连身子,也是干干瘦瘦的,持着鸠杖的双手,更是如同老树皮一样干硬。

对于这样一位终生恪守本份的人,刘彻素来是非常尊重的。

虽然根据资料显示,这王政当官的时候,政绩和能力并不突出。

他与已经告老的紫光禄大夫石奋一样,是靠着勤勉和本份为官。

只是他命没有石奋好,终其一生,在仕途上成就有限。

即使告老以后,担任三老,也没带着百姓,做出过什么显著的成绩。

他就像这个时代多数的老人一样,忠诚、勤勉、节俭、本份、踏实。

不过,这样也怪不得他们。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征。

石奋、王政那一代人,入仕之时,当朝秉政的人叫萧何、叫曹参、叫王陵。

这三位汉初名臣,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爱用老实人。

甚至曹参为了推行他的政治理念,故意成天酗酒,不理政务,将大权下放,让地方自治,无为而治。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刘彻至今所见到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大臣、名人,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不可避免的有着相同的特征。

“长者年齿几何啊?”虽然早已知道王政的岁数,但刘彻还是装模作样,一脸真诚的问道。

“回禀陛下,老臣年已六十有三!”王政叩首答道。

刘彻连忙让王道扶着他,不让他再这么跪拜下去。

这老者身体很不好,万一要是在叩拜过程中出了事情,那就惨了!

“长者是秦末出生啊……”刘彻感慨了一声,对左右大臣道:“想当初,高皇帝兴义师,除暴政,扫群雄,打下这汉家江山,才有了今日的太平时光啊,朕见长者,就不由得的回想起了当初那些追随高皇帝打天下的元老勋臣,功臣列侯,可惜,朕年少,未能识诸臣之相!”

“陛下思慕祖宗之功,至孝也!”周围的马屁精立刻就拍马称赞。

刘彻却挥挥手,制止了这群马屁精的拍马,将少府令岑迈叫过来,命令道:“岑卿,朕思慕太祖功臣,惜哉当世元老凋零,所存于世者,不过故安候申屠嘉,北平侯张苍等寥寥数人,朕以为,若不趁着这些元老勋臣在世,还有人可以佐证、可以记录、可以垂询,待其故去,恐后世子孙,再不识先祖之功,不明祖宗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之难!”

“朕命汝为凌烟阁大使,持节征询天下元老功臣,故旧部曲,为高皇帝一百零八列侯,做传,著于竹帛,明于天下,再诏能干巧匠,为高皇帝功臣,于上林苑中择址,勒石刻像,使功臣之名,永垂青史,功臣之貌,永存人世!”

岑迈一听,大喜特喜,立刻就跪下来拜道:“陛下思慕祖宗之功,下诏列书作传,颂扬功臣,明忠贞上下尊卑,臣迈愚钝,不明所以,愿以此渺渺之身,为陛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誓起凌烟阁!”

虽然岑迈很清楚,他要是去做那个所谓的“凌烟阁大使”,肯定就要卸任少府之职。

但是……这凌烟阁大使……

这可是天大的肥差,最好的镀金之旅!

毫不夸张的说,干完这一票,那他岑迈,就等于拥有了一张通向三公的通行证了!

这还不止!

为功臣修书作传,勒石刻像。

这要得到多少列侯,世代富贵的贵人的人情啊。

这事情办完,不出意料,他岑迈及其家族后代,都要受益无穷!

只是,唯一的问题是……

岑迈抬起头,看向刘彻,迟疑片刻后,问道:“陛下,臣迈昧死以奏:高祖功臣中,淮阴、梁王彭越,燕王卢绾,如何处置,臣愚钝,不明所以,又诸吕乱贼,何以自处?臣以不明,敢请陛下明示!”

这可是很要紧的事情!

老刘家虽然不玩文字狱,但是,这些敏感的事情,也没人敢触动。

刘彻也是迟疑了一会。

感觉这些事情确实很棘手。

要论功,这些人一个都绕不过去,需要给出一个说法来。

淮阴侯韩信,战功卓著,说句不夸张的话,汉室建立的过程中,若无韩信,可能会非常艰难。

梁王彭越就更悲剧了。

这位秦末群雄中的巨头,本来就是割据一方的人物。

楚汉双方都要拉拢他,但他最终选择上了刘邦的贼船,上了船,再想下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