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厘定历史(第4/4页)

因贪污和中饱私囊,造成的损失,那就更不用说了。

刘彻至今记得,那河东郡郡守周阳由造的孽,以及河东郡官场的糜烂程度。

想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甚至蔓延到全国。

就必须要加强监管和监督,更要增加下面人的收入。

不然,没有好处,谁跟着你混啊?

老婆孩子都养不活,傻子才会当清官!

当然,仅靠增加工资,是避免不了贪污的。

所以,才要再加个绩效奖。

根据官员治下GDP增长的数额(现在主要体现在税赋上)来给予分成。

虽然不过百分之一。

但一个大县,户口一两万,每户都增加百分之一的税赋额度,那钱就不少了。

津贴是作为官员的生活补贴,而绩效,则是奖励其努力工作。

更重要的是,刘彻清楚的认识到了,在这西元前的封建社会,妄想着以一人之力,就让天下人都跟着你走,那是做梦!

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坚实的统治集团来帮助他,辅助他,完成他的梦想。

而这个集团,必须是也只能是他一直讨厌和提防的官僚集团。

官僚集团,没有好坏。

只有坏和更坏之分。

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官僚集团必然会把手伸向其他地方。

正如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情况一样。

开国之初,官僚们都很老实,随着时间的延续,它越来越腐朽,越来越堕落,越来越贪婪。

就算隔着十万八千里,你都能闻到它们身上散发的浓烈刺鼻的腐臭味道。

不仅中国如此,西方也是如此。

想要避免官僚集团最终堕落成无可救药,腐朽至极,忍无可忍的反动集团。

唯一的办法,是尽量保持它的活力,让它的大部分肌体,保持活力,有着新陈代谢,有着新鲜血液。

让它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有着外界的活水流入。

可惜,这是人类无法做到的事情。

官僚集团天生就自带瘟疫,任何人进了这个集团,只能拼命抵御其他腐死组织的侵蚀和影响。

强如天朝太祖,也只能让这个集团,在其在世时,收拢爪牙,蛰伏片刻,但一个不小心,它们就又跑出来了。

刘彻自认为自己连天朝太祖的一个指头都不如。

自然不会做那个净化官僚集团,完成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梦。

他唯一能做的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拿着鞭子和刀子,鞭打和监督官僚集团,让它的大部分组织,保持一定的活力。

但是,你要不给好处,拉拢官僚们,不占据大义名分,在舆论上压制他们。

显然没办法办到这些。

基于种种考虑,刘彻决定,学习后世的公司管理吧,给下面的经理和部门主管一定的股权激励。

百分之一的新增赋税额度奖励,即能刺激那些真正有能力办事的官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官僚集团与地方豪强的同流合污。

因为很显然,在农民身上是没办法收到太多的赋税的。

只有那些富得流油,家产百万、千万甚至万万,奴仆数以百计的大地主、大商人才是真正的肥羊。

官员们想要多得绩效奖,就一定要看死了这些家伙。

新增赋税越多,他们拿到的奖金也越多,而且升官也更快。

当然,跟任何政策一样,这个政策,有着很多风险。

譬如说,肯定会有官员拼命剥削和凌迫百姓。

也肯定会有官员,干出许多为了政绩而政绩的事情。

类似的故事,早在穿越前,刘彻就看多了,看腻了。

像天朝的那些拆迁书记,挖坑市长,拿出花名册,随便点一点,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对此,刘彻的应对是,加强御史大夫衙门的权威和监察御史的独立性。

并且,准备在御史大夫衙门下,增设刺史部门,专门监督地方郡县的赋税和财务情况。

同时,逐步扩大和加强绣衣卫的组织、人员,强化特务政治。

另外就是,逐步从考举出来的士子中,选择那些被证明过,有能力的人,去担任地方亲民官,逐步淘汰现有的官僚。

毕竟,比起旧官僚们,新官僚们无论是良知还是道德,都大大超越。

至少,考举出来的士子,在地方做官这一年多以来,绣衣卫总共才报告了十几起贪墨不法行为。

当然,加强民间监督能力,也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