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烦冤应夜哭 天阴雨湿隔天涯激流中的曾昭燏(第2/5页)

金袂凌风绝世姿,参天雕柱亦威仪。
一城芳草终季绿,惆怅无繇共赋诗。
丧乱飘流各海涯,月明同动故园思。
秦鬟妆镜今犹昨,休话莫愁夜泛时。4

11月23日,尚在佛顶峰考古工地的曾昭燏,忽得母亲病亡的电报,顿时如五雷轰顶。“伤哉!遂为无母之人,此生尚有何趣味也!”她急赴昆明,为母亲吊丧。此时,昭抡、昭鏻、昭楣均在昆明,昭承、绍杰也从重庆赶来奔丧,唯有在北平协和医学院攻读博士的昭懿远在北方,无法回来送别母亲。曾昭燏泪眼和墨写下祭文,内中有“烽燧满天,乡邦难返,谨奉遗体暂厝昆明近郊,一俟寇氛肃清,江南底定,当扶柩而北归,庶合葬于先垄”等愿语。1940年1月2日,曾氏兄妹将母亲葬于龙泉镇瓦窑村的右山上。1月14日,曾昭燏即忍悲吞泣返回大理考古工地。直到2月15日,始完成在大理马龙、佛顶、中和、龙泉等遗址的考察,共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汉、晋和南诏大理国时期文化遗址三十八处,以及南诏大理国以来的古墓葬十七座。此次考古发掘的收获,“证明此次在大理之发现,实代表一特殊系统之史前文化,似可与黄河流域之仰韶、龙山两文化并列。此文化之初次发现,即在点苍山与洱海附近,故定名曰‘苍洱文化’”;“足证其与中华远古之其他文化有相当关系”。返回昆明,他们开始整理发掘出土物,撰写发掘报告。战乱之时,何处安放平静的书桌?直到1942年,曾昭燏、吴金鼎、王介忱才联合署名出版《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其中“点苍山下所出古代有字残瓦”一章,由曾昭燏执笔,全书的英文摘要亦由她撰写。由于当时印刷条件极为困难,全书数十万字均由她用毛笔誊写,在李庄石印出版。后人评说:“这本书对研究云南地区的远古文化及大理国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且有开创性的功绩。”51940年,日机轰炸昆明,中博院与中研院史语所等单位将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镇。行前,曾昭燏“陪仲兄(曾昭承)往拜母亲墓,于瓦窑村一带山上徘徊甚久”。

1940年11月底,中博院迁到李庄。1941年2月,曾昭燏被任命为中博院总干事,襄助主任李济,负责日常工作。中博院绘图员索予明回忆:

我的顶头上司曾昭燏小姐,她是一位工作十分认真的主管……她学识好,能力高,受到傅斯年赏识,礼聘进入中博院。三十八年抵台,胡适之先生到了台中,就询问:曾小姐来了没?没有来,好可惜,那是个人材啊!这是大家对她的评价。我认识的曾小姐:干练,有抱负,外文好,工作严肃又认真。我们尊敬她又怕她,跟她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除了跑厕所,差不多都坐在位子上工作,一点都不敢偷懒马虎。曾小姐也是位考古学者,她的考古工作做得十分出色。6

1941年春,曾昭燏参加由中研院史语所、中博院、中国营造学社三家合组的川康古迹考察团,团长吴金鼎,团员有夏鼐、曾昭燏、王介忱、赵青芳、高去寻、陈明达等。首选目标是位于岷江中游的彭山江口镇汉墓。她在《永元残墓清理报告》中写道:

1941年6月12日,与吴金鼎君自寂照庵北行,往寨子山调查。于山之西向半腰上,见有近代石工所开之大缺口,其近处有一洞,盖一已开之崖墓。入其内,见墓室尚完好,唯石椁破片与泥土堆积不平。吴君忽于墓之尽头处左侧,发现一内室,室门外两侧石上,各有刻字一行。向内一行过暗,不能读。向洞口一行,有“永元十四年三月廿六日”字样。既已知墓之年代,当即决意全部加以清理。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中博院的催粮信函。

15日,再往访此墓,为内室门侧刻字二行作拓片。内室不见天光,甚暗,持灯入,见瓦棺残片及泥土堆积,于土中拾得残陶数十片而归。
16日,率一工人往,将内室瓦棺碎片,堆于一处,室内泥土,全清理一遍,凡遗物皆为拾出。19日,清理外室左面石椁内之积土。20日,为内外二室作平面剖面各图,工作遂毕。7

曾的文字表明,当时的发掘已按照现代田野考古的科学方法操作,其地层学和类型学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总干事曾昭燏不能长久在外。她写道:“1942年3月,因博物馆的需要,我从彭山绕道重庆回李庄,在博物馆里面工作……李济对我非常信任,我一面作博物馆的基本工作,例如保管、编目等,打下基础,一方面保持着我这部门不被腐化……同事中只有王天木支持我。”8为改变这种状况,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关心来培养新人。

1939年,曾昭燏与吴金鼎、王介忱在大理上末村作考古发掘时,认识了青年画家李霖灿。当时李在大理“三月街”写生,被人误为“画地图”,被警察押送至县政府。县长知道抓错了人,就对李霖灿说:“你既然认识中央研究院的,就到乡下取个‘保’回来,也好了结这桩公案”。随即派一名警察陪同李霖灿到上末村工地。不多一会儿,曾小姐的公文写好交给警察,李霖灿始得脱身。李也由此见识了曾昭燏的一手好书法,及指挥考古发掘的技能。于是他在上末村工作站住下来,晴天跟他们上苍山坡头学考古。李霖灿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初出茅庐的我,第一次接触到学术机关的空气温馨,这一点温馨,影响到我后来的终身要从事研究工作的决定。”来到李庄,在李济、董作宾和曾昭燏等人的关心下,李霖灿开始编写世界上第一部《磨西东巴文字字典》。晚年李霖灿曾委托访台的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宋伯胤,代他将一篇纪念文稿带到曾昭燏的坟前焚烧。文中充满深情地回忆,是曾昭燏赏识他,帮助他到中博院工作,指导他撰写学术论文、专著,还为他补习英语。李霖灿在祭文中哭道:“昭燏女史,我以八十二岁老翁的年纪,在三十年之后来为你含泪作传……”。

1940年,李霖灿画的大理三月街。

毕业于同济大学测绘系的索予明写道:

曾小姐好学,也鼓励属下用功,她中午不休息,教我们英文。李霖灿先生曾形容她的教学:“真是讲得好,原原本本,清清楚楚,首尾贯串,左右逢源。”我们也知道她教得好,教得认真,但对我们西言真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