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性难驯 多怀激烈游寿的困境与突围

游寿(1906—1994)四十三岁那年,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但过去的历史却如影随形,驱之不去。她一生涉猎考古、古文字、古代文学、书法等多个领域。但中晚年后的治学“没有了优秀的学术氛围,见不到古器物,不得已而自办文物室,那也只是小流,而非江海”。1命运捉弄人也造就人。书法家沈鹏曾评价:“她是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仅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认识,游寿堪称本世纪(20世纪)杰出的书法家之一”。民国的学者,很难以书法名世。但脱胎换骨的游寿,却以一管翰笔为自己劈开一片天地。

游寿,字介眉,1906年出生在福建东部沿海霞浦县城一个衰落的官宦家庭。高祖游光绎曾为清乾隆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去官归闽后掌教福州鳌峰书院,一代名宦林则徐即出自其门下。自游光绎以下,世代以教书为业。其父游学诚,光绪十七年中举,主持福宁府近圣书院。游寿晚年回忆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余幼受庭训左氏传。先君为述金石名物,于是略有物象及其科学意义。先君精教学、训话、书画,弱冠负盛名,中年退居海陬,教学负薪以赡。余年十九丧亲既未完家学。”2其后,游寿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因参加学运,回乡避祸,曾接掌县女子高等小学校长职,是年二十岁,有“闽东才女”之誉。北伐期间,她在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做妇青工作,后躲避“清党”回到乡里。

1928年,游寿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同学中有曾昭燏、沈祖棻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为代表的“金陵学派”,弘扬国学,注重传统,尤擅小学。游寿潜心问学,也倾心老师的板书:“当时在课堂上,看到俊秀、豪放各种板书心生向往。当年南京中央大学的中文系,国内古典文学大师聚集,如词曲学家吴梅俊逸的板书,二汪(旭初、因坦)的流利板书,黄侃虽不大写板书,也偶然写几次,有他的俊爽之气。而我独好胡小石板书,豪迈卓逸。他板书写得很快,也自己擦去,坐在前头的同学有时起来替他擦,其实许多同学舍不得擦。”3

青年游寿。

教授王易,字晓湘,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与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并称“江南七彦”。王晓湘虽博古通今,然讷于言辞。每当他在文学院(也称中山院)上课,学生皆以为苦。当时,他授“乐府通论”讲北齐敕勒歌,女弟子游寿仿其体例私下戏谑道,“中山院,层楼高。四壁如笼,鸟鹊难逃。心慌慌,意茫茫,抬头又见王晓湘。”众人闻之莞尔。有论者称其“少慕狂狷,率性任情”。同学沈祖棻晚年犹叹:

犹忆春风旧讲堂,穹庐雅谑意飞扬。
南雍尊宿今何在,弟子天涯鬓亦苍。4

游寿最敬重的老师是胡小石。她回忆:“记得我刚进南京中央大学,在抄上课证时,一位同乡告诉我说,中文系教授胡小石是有盛名的书法家李梅庵的学生。当时校中有六朝松和为纪念李瑞清先生而修盖的梅庵。李瑞清先生出身于有名的藏书世家江西临川李氏,家中收藏有很多碑帖拓本,同时经常有人拿字画来请李先生鉴定真伪。胡先生曾在李家当过家庭教师,自然看到不少名家墨迹或碑帖。这是胡先生早年跟李梅庵学书的一段。虽然胡先生的书法后来自成一家,有过李梅庵之处,可是胡先生一直是推崇和尊敬李先生的。”5李瑞清主张:“学书必须习篆,不善篆则如学古文不通经学。”游寿学书,亦“求篆于金,求隶于石”,承袭清道人李瑞清开其端,胡小石踵其后的金石书法流派。

1931年游寿毕业后,回福建到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任教。她和谢冰莹、谢文炳、郭莽西、方玮德等几位文学青年共同创办了文学刊物《灯塔》。谢冰莹在《女兵自传》中这样写道:

厦门在当时,文艺空气非常沉寂,真有点像沙漠似的,我们一提到办刊物,没有一个不赞成的……方玮德先生和游介眉女士都在集美教课,两人都是诗人。方那时正在热恋着黎小姐,所以诗的产量特别惊人。游是个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达观,而其实心里充满了抑郁和苦痛,过着矛盾生活的人……记得是我在集美讲演的那天晚上,我住在她(游寿)那里,两人谈起人生问题来,她很感慨地说:“人不能离开感情而生活,而感情又是最麻烦、最复杂、最苦恼的东西,因此我觉得人生永远是痛苦的。”6

1934年春天,游寿与陈幻云结婚,由厦门至南京。这桩日后她不愿提及的婚姻,抑或就是她在厦门集美期间所说的对感情生活绝望与痛苦的原因?

这一年,游寿考回南京,与冰雪聪明的好友沈祖棻、曾昭燏等再度同修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她们相约“六朝松”下,在“梅庵”结“梅社”,在玄武湖、鸡鸣寺、扫叶楼等地雅集唱酬,还时邀授业诸师作文酒之会。曲学大师吴梅(字瞿安)、汪东(字寄庵)等乐而从游,并不时评介弟子佳作。最受赏识者,为点绛唇沈祖棻(字子苾)、霜花腴曾昭燏(字子雍)与齐天乐游寿(字介眉)三人。其时,胡小石也兼金陵大学教授,在文科研究所首开“书学史”课程。游寿遵照师训循序渐进,奠定了书家的坚实根基。

六朝松下的梅庵。

渔阳鼙鼓动地来。1937年卢沟桥惊变,结束了游寿与这群金陵才女的游学梦,战火驱赶她们仓皇上路,各奔东西。两年前曾昭燏就留学英国,入伦敦大学专攻考古学。此刻正面临着继续留在异国还是归国的选择。沈祖棻读研究生时,钟情于小她四岁的金陵大学本科生程千帆。“楚辞共向灯前读,不诵湘君诵国殇”,日寇进逼,沈祖棻只得作“新婚别”先行入蜀。战乱中,沈祖棻写下《涉江词》,获得“易安而后见斯人”(朱光潜评语)之誉。

1936年,游寿获金陵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为《殷周二代的神道观念》。日寇入侵,游寿尚在择业。其夫陈幻云在江西临川地方法院任首席检察官。游寿随夫宦游,在临川参加雷洁琼组织的妇女抗战救国运动。1940年春,陈幻云调任江西河口地方法院首席法官,游寿随之养病,并开始整理《资治通鉴》札记,续写《李德裕年谱》。疾病稍好,回家乡执教福建省立一中。这年初夏,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的胡小石,将游寿推荐给新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谢循初。7月29日,胡小石在给游寿的信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