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8页)

“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胡春来调离教育局,而且要设法让他噤声。”廖志国态度很坚决。

“可是,他在教育局主持工作,不怎么好办哩。再说,这个人非常傲气,性格又很犟,恐怕不太容易让他闭嘴。”黄一平说。

“查!告诉纪检委何长来他们,赶紧组织人查他。我倒不相信咧,他胡春来没有经济问题,总有生活问题吧;没有大的贪污受贿,总有小金库之类吧;他自己没有问题,家属亲戚总有问题吧。一旦查出问题,就坚决依法严肃处理,我还就不信这个邪了!”廖志国很愤怒,双眼直视黄一平。

黄一平点头笑笑,嘴上却什么也没说。

他明白,廖志国确实被胡春来逼急了,说的也都是心里话。然而,在官场这个特殊的领域,有些事情能说不能做,有些事情则能做不能说。寻找一个理由整倒胡春来,自然是眼下之急需,却是属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之事。眼下这种环境里,虽然只有他和廖书记两个人,可如此敏感话题也还是应当心照不宣,即便眼下领导在气头上说了,做秘书的也不宜再妄加发挥与评点。否则,这类敏感话题扯得太开了,万一被什么人闯进来听到,或日后通过某个途径走漏了风声,那就给领导添了大乱,好心反倒换成驴肝肺了。同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廖志国说的这个办法,尽管不无道理,却也不具实际操作性,至少不便马上实施。慢说胡春来贵为一局之首长,就是机关里的普通办事员,若无哪怕是捕风捉影的举报,或是莫须有的线索,也不可莫名其妙交由纪检展开调查。否则,不仅师出无名、没有由头,而且也易于被人视为公然打击报复,弄不好引发广泛非议与公愤,反而容易给反对派抓住把柄。要知道,时下网络的影响力很大,许多事情只要捅到网上,马上就能弄得沸沸扬扬。试想,你廖志国贵为堂堂市委书记,打击报复手下一位普通局长,那还不得一夜成名、举国皆知!

当然,廖书记表达的那层意思,黄一平绝不会置若罔闻。

30

黄一平脑瓜想得生疼,还是没能想出一个解决胡春来的好主意。左思右想之后,他还是决定找赵瑞星商量。因为他知道,赵瑞星在阳城政界时间较长,又以主意多、手腕硬出名,处理此类人事不乏绝招,其人应该深谙此类暗道机关。

当然啦,在决定同赵瑞星商量之前,黄一平也曾犹豫很久。因为他知道,赵瑞星在阳城名声不佳,得罪过很多人,仇家不少。通过上次海北县委副书记的调整,他看出赵氏不仅整人有一套,而且更是谋私高手,大有雁过拔毛的风范。这种做派日积月累下来,日后难免出问题。因此,如果与这样的人走得太近,恐怕会为将来留下隐患。然而,现在廖书记政治上有急需,而治人之道又非自己这个秘书的强项,诸事还真是离不开这个赵魔头哪。

果然,黄一平将当前局势、任务如此这般一番叙说,赵瑞星马上就提出一条妙计。

“既然要让胡春来离开教育局,何不采取上次海北的那个调虎离山计?”赵瑞星问。

“上次海北是有个副书记职务,而且横空出世了一个魏和平作帮衬,这次教育局那边风平浪静,人家胡春来干得好好的,恐怕不太容易调他出来。”黄一平说。

“这次就不能再弄出个位置来了?我看未必吧!”赵瑞星看着黄一平,一脸坏笑。

“你是说免掉康局长的职务?那不行,绝对不行!”黄一平急了。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康局长,虽然早已成为植物人,而且康复的希望日益渺茫,可毕竟那也是自己的恩人,落井下石、过河拆桥的事情别人能做,他黄一平断然不能。

“赵部长啊,你可能不知道,那个康局长的情况确实令人同情,而且他还是我的老领导。当年,我在阳城五中时,他对我……”黄一平一时有点语塞。

赵瑞星伸手在黄一平肩上轻轻拍了拍,道:“你不必说了,情况我都知道。当年是他把你推荐到教育局,你才有了今天。人嘛,是感情动物,这说明你黄秘书长是个重旧情、有良心的仗义之人。可惜,现在官场上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不过,作为老大哥、过来人,我还是要劝你一句,不知你是否能够接受?”

“但说无妨。”黄一平擦了擦湿润的眼睛。

“老弟啊,你还年轻,在官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旧情也好,良心、义气也罢,一切都得围绕政治上的需要,以不违背、不损害你的仕途前程为基础,否则就可能要吃大亏。你是学过四年大学历史的人,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有多少像项羽那样的英雄豪杰栽在情义二字上?又有多少无情无义之人最终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很多时候,官场不相信、拒绝情义!”赵瑞星说的倒是大实话。

“可是,康局长的这个位置还是不能免!”黄一平态度坚决。

赵瑞星沉默片刻,又问黄一平:“那好,就依你的吧。不过,我想问一下,康局长现在职务不免,你是否也认为他还有彻底康复的那一天?”

“那倒也不是。虽然医生说的半年大限早已过去,可康复看来已经无望,即使再好的医疗条件,估计也维持不了一两年。”黄一平说。

“那康局长的这个位置,对他和他的家人的意义是什么?”赵瑞星问。

“主要是心理上的安慰吧。毕竟康局长是因公出差受伤,现在又还有一口气,怎么说也不忍心马上就免掉职务呀。再说,有个局长的职务,医疗、护理等各方面也会方便不少。”黄一平实话实说。

“你是不了解全面情况,还是没有说出全部实情?据我所知,康局长家属还有两桩最大的事情没有解决,他们希望以这个局长职务作为条件,来和教育局乃至市里讨价还价,是不是?”赵瑞星显然什么都知道。

黄一平点点头。

确实不错,康局长育有子、女各一人,儿子在教育局下属的教育科研所,属于事业编制,本来已经计划等到其父退休前,设法调到局机关来解决公务员编制。女儿两年前师范大学毕业,没有考取教师资格,也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通过康局长的影响借到阳城师范,做些行政后勤方面的杂务,一直没有解决编制。本来,康局长在位时,这些都不成问题,可现在随着局长的受伤,一切都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无望解决。近年,因为这两个问题,康局长亲属先后找过局里,与胡春来等人也没少吵闹,其结果可想而知。也因此,他们才在职务问题上不肯相让。

“其实,现在对于康局长他们家来说,倒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赵瑞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