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与吉姆的婚姻生活(第2/6页)

我有一段时间感到自己在国外确实落伍了,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自己对别人的认可对于人生是多么重要,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是有必要的,但是该怎样积淀自己,让自己不轻易跟从广告式的语言呢?

我从小到大学习和工作都是如鱼得水。和吉姆一起生活,我每天都听吉姆下班唠叨工作上的事情,虽然吉姆大部分时候是在笑话和不满老板或者同事,我却能判断出吉姆的工作能力、处事方法都有些问题。对于自己的丈夫,我只能好言相劝,或者和丈夫一起笑话老板和他的同事。我不能完全判断德国公司,更不愿伤害打击丈夫。

但是现在吉姆如此地刺痛了我,我就开始无情地刺痛吉姆。

我刺痛吉姆,有关吉姆工作的成就问题后来长时间伴随着吉姆。

吉姆刺痛我,有关爱情与居留的问题成为我们日后分手的隐患。

要结婚了,我和吉姆走在森林中,空气清新,我的心中充满了爱和感激:“吉姆,你妈妈对我多好,结婚后,我就叫她妈妈。”我感激地想着未来的婆婆,吉姆的回答却给了我一计闷棍:

“你怎么叫她妈妈,她已经有4个孩子叫她妈了。”

我暗自伤心,问:“那我怎么叫啊?”

“就继续叫她名字好了。”吉姆很自然地回答。

“卡琳?”我该叫我的婆婆卡琳!吉姆让我这么叫,我无奈透顶。初到吉姆家的时候,我觉得,按中国的习俗我应该叫吉姆的妈妈为阿姨,可德国没有阿姨这一说,吉姆说德国就叫名字啊。于是我拿腔拿调地就叫吉姆的妈妈卡琳,刚开始有点别扭,叫久了又有点西化的洋气,还有点西化的轻松,但是我的内心深处总是有点不是滋味。现在要结婚了,吉姆让我结婚后仍然直呼婆婆的名字,而且是对我心里真的很爱的婆婆。

“结婚后,你也准备直呼我父母的名字吗?”我心情沮丧地问吉姆,吉姆反问我他该怎么叫。此时我却不再愿意跟吉姆多说,按中国的习俗吉姆该叫我的父母“爸爸妈妈”,我心想:人家既然不稀罕我叫他的父母“爸爸妈妈”,我干吗穷攀呢?

结婚那天,吉姆和我一起往中国打电话,吉姆激动地跟着我大叫我的父母“爸爸妈妈”,叫得我心里五味杂陈。但是,结婚后我每叫婆婆一声“卡琳”,都感觉很羞愧,对婆婆不够尊重。

结婚那天,我感到很幸福,植物园中的大树,把所有的笑声和祝福都映衬成绿色。绿色,象征着无边的憧憬、无边的希望。

但是面对这幸福,我仍然有一缕挥之不去的乡愁。

我的父母没有来参加我的婚礼,我压根没有提出让自己的父母来,很麻烦,要办签证,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要花一大笔钱,我没有那么多钱。我的婆婆对我说:在德国,婚礼都是女方办的,梅,我们爱你像爱女儿一样,我们都给办了。这样的情况,我怎么还能提出邀请我父母来呢?

很幸福,但是总有那么一丝压抑摆脱不了。吉姆的父亲我的公公说,感谢我的父母生养了我这样一位聪明有教养的女儿,向我的父母敬一杯酒——隔着数万公里。我自己其实并没有太想着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时候过生日有妈妈做的荷包蛋面,虽然没有包装漂亮的礼物,但是有时候有新衣服,现在啥也没有了。我不满意有了电话之后,父母也迷上时尚玩意儿,连信也不给我写了。父亲的信、父亲的家训、父亲的书法、父亲的文笔,都曾经是我的精神支柱,现在看来父亲对放弃写信并没有惋惜,他更愿意轻松地接我的电话了。在电话里,他一句话总是会重复好几遍,却不可能吟诵诗词了。中国往德国打国际长途很贵,父母不打,希望我打,不仅父母希望我打,国内的亲戚都希望我打电话,因为来自大洋彼岸德国的电话是令人激动和值得炫耀的事情。我一个人孤独地在德国生活,我感觉从父母那儿、从家人那儿都得不到什么安慰了,我庆幸自己在德国有吉姆和吉姆一家,当然我这种对父母和亲人的失望也是绝对不能对吉姆和吉姆一家说的,我要这个面子,要这个自尊,我还必须让吉姆对我父母好些。这一切我都只能一个人孤独地支撑着。算了,就独自一人嫁给吉姆了,嫁给德国了,父母不用来了,来了只会添麻烦,我也不在意父母是否能来参加我的婚礼了。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有一种失落和压抑,摆脱不了,挥之不去。

如果我和吉姆有一个孩子,那我在德国就真的落地生根了。但是谈到要孩子,我没有想到吉姆一句话就让我伤心不已。

吉姆个子一米八五,脸型标致,我梦想和他生个漂亮的孩子。吉姆咧着嘴,说玩笑也玩笑,说认真也认真:“什么,生孩子,像你那样的眯眯眼?”我的自尊心大受打击,跑到婆婆那儿告状,卡琳教育吉姆:“怎么这么傻啊,你和梅生的孩子一定是最聪明最漂亮的,远交是优势啊。”吉姆的大眼睛滴溜溜一转:“嗯,妈妈你说得对。还有一个优势,梅很健康,她每项运动都好,滑雪一下就学会了,比所有德国女孩都快。”

我盯着吉姆的大眼睛却想:我在中国已经被认为是双眼皮、大眼睛,而且是深邃的大眼睛,吉姆就没有体会到他妻子深邃的大眼睛的智慧吗?滑雪的时候他的妻子不仅学得最快,连出租滑雪板的地方都给免费了,集体做游戏时,他的妻子的中国小魔术让所有的德国男士都看傻眼了,参加玩牌盘盘赢,把一个德国女士都气跑了,吉姆不是很为他的妻子骄傲吗?为什么到头来吉姆还是认为我的眼睛小、很奇怪呢?和我生个孩子就会很搞笑吗?

为什么我就认为吉姆的大眼睛那么好看?为什么吉姆就认为我的小眼睛不够好看?从那以后,我开始用挑剔的眼光看吉姆的眼睛,我开始觉得吉姆的眼睛大却不聚光,更谈不上深邃。

吉姆的失业危机

既然吉姆和我吵架也搬出了德国居留问题,我也就开始挑剔吉姆的智商不够聪明绝顶。

1994年底,德国经济滑坡,失业率大大提高,吉姆也被调离霍尔兹曼总部。他有两个选择,去原东德城市莱比锡或者德国首都柏林。“只能去柏林,吉姆,你的太太是首都人,我是从中国北京来的,我习惯了都市生活。”在德国生活我已经连金融城市法兰克福都嫌小了,吉姆成全了他的妻子,我们共同搬到了柏林,住进了一层别墅,房租不低,因为东西德统一后,德国已经全民公决迁都柏林,全德国的人都在议论迁都要花很多钱。是啊,迁都是很昂贵的。为了吉姆和我“迁都”,婆婆卡琳每个月汇500马克“支持迁都费”到吉姆的账号。没有想到,首都柏林在文化生活方面让我和吉姆百分之百满意,但是吉姆到柏林后,工作就再也没有一天顺心的日子。压力越来越大,每天他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六点半准时出门,晚上八九点回家。周一到周五,像在法兰克福一样我们每天共进晚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段时间我用德文写完了博士论文,又用中文开始写一本专著,我梦想建立一个中德文化比较研究所。相爱、相恋、结婚的数年里,吉姆相当喜欢我的文化梦想,对自己的妻子撰写博士论文、写专著、在家里画中国山水花鸟,吉姆内心很欣赏,在同事、家人、朋友面前总是以自己的妻子为傲。如今经济危机发生了,吉姆劝我放弃所学的找不到工作的艺术专业,去做职业培训,然后做一名高级秘书,因为吉姆的姨妈在柏林就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总秘书,穿着入时,办事干练,生活收入都很不错。吉姆觉得,我干这样的工作也一定会得心应手,我在德国大公司兼职时就很受老板的赏识。吉姆有不少银行存款,德国银行的这种存款表,上面提问如果存款人死亡谁继承,吉姆在第一继承人栏里全都端端正正地填着我的名字,我第一次看到这些表格时心里真不是滋味。如今,吉姆常把这些表翻来翻去,他时不时神经兮兮地对我说:“梅,我把银行的钱和我能得到的遗产都算过了,如果失业,我就骑车去全世界旅游,我的钱刚够我一个人生活和旅游,我养不活你了。”面临学业结束,我在德国突然感觉看不到前途,吉姆却毫不忌讳地对我说:“忘记你的北京大学吧,你很聪明,你在德国做一个总经理秘书也是很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