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生活(第5/14页)

许多年来,我自封为视察员,留意观察暴风雪和暴风雨,可谓忠于职守;我还兼任检查员,不是检查公路,就是检查林间小径和所有的交叉信道,保持道路畅通无阻,让架设在沟壑上的桥梁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行,人来人往的足迹证明了它们的作用。

我还照看过镇子里那些容易受惊的家畜,它们常常跳出栅栏,给尽职尽责的牧人带来不少麻烦;我时时留意农场上人迹罕至的角角落落;约那斯或所罗门今天是否在哪块田地里干活,对此我并非总是一清二楚,因为那与我毫不相干。我浇灌过红色的黑果木、沙樱、荨麻树、红松、黑枘树和白葡萄,还有黄色的紫罗兰,要不然在干旱季节它们有可能会枯萎凋残。

简而言之,可以毫不夸口地说,我这样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兢兢业业尽自己的本分,直到后来事情越来越显而易见,那就是,和我住在同一个镇子里的人终究不会把我算入市政官员的行列,也不会给我一个挂名的职务,奉送一份不多不少的津贴。我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我的账目一向记得准确无误,不过从来没有人审查过,更不用说有人认可并且照单付钱结账了。话说回来,我也从来没有如此奢望。

不久前,一个四处游荡的印第安人来到我的住所附近一位著名的律师家兜售篮子。“你们想要篮子吗?”他问道。对方回答说:“不要,我们一个也不要。”“什么?!”印第安人一边往外走,一边大声嚷道:“你们打算让我们活活饿死吗?”这个印第安人亲眼目睹了他那些勤劳的白人邻居生活得何等富裕,那些人只需要把辩词编排好,财富和地位就会随之而来,简直像变魔术一般,于是他心里暗想,我也去做生意,我要编篮子,这件事我能干得来。他以为编好篮子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白人自会买去。可是,他却疏漏了一点,那就是,他的篮子要想卖给别人必须物有所值,或者至少让对方认为如此,要么就做点儿别的什么让人家觉得物有所值的东西。我也曾经编织过一种精巧细致的篮子,但是却没有使任何人感觉值得购买。然而,就我而言,我并不觉得自己编织这些篮子是枉费功夫,我没有去研究如何让人感觉物有所值,而是去研究如何避免迫不得已去兜售篮子。人们大加赞誉、谓之成功的人生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夸大任何一种生活方式而无视其他呢?

眼见我的市民同胞们不大可能在县政府大楼里为我谋得一席之地,也不会给我一个助理牧师的职位,或是其他什么可以赖以谋生的位置,我于是只好自己设法安身立命,比过去更加一心一意地将目光转向森林,那个我更为人所知的地方。我决定立刻开始自己的营生,不等拿到通常所需的资金,就用现有的微薄财力着手进行。我到瓦尔登湖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过花费低廉的生活,也不是贪图奢侈,而是为了从事自己的私人营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麻烦,免得因为略微缺乏常识,稍稍欠缺进取精神和经营才能而一事无成,结果是显得愚蠢至极更甚于可悲。

我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养成严谨的商业习惯;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倘若你是和天朝帝国〔15〕做生意,那么只要在海岸边上有一间小小的会计室,比方位于塞勒姆的某个港口,就具备足够的固定设施了。你可以出口本国出产的物品,清一色的土特产,大量的冰块、松木和少批量的花岗岩,统统用本地货轮装运。出口这些货物,生意一定不错。事无巨细,你都要亲自过问;你既是领航员又是船长,既是业主又是保险商;你要买进卖出,还要记账;收到的每一封信都要亲自过目,寄出一封信都要自己起草或审阅;你得日夜监督进口货物卸下船只,仿佛有分身术一般几乎同时出现在沿海的许多地方——最值钱的货物往往卸在泽西的口岸,你自己得像发报机一样,不知疲倦地扫掠地平线,和所有驶向海港的船只通话联络;为了供应这样一个相距遥远、需求极盛的市场,你需要保证货物源源不断地发送;你不仅要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还要了解各地战争与和平的前景,预期贸易与文明发展的趋势,为此,你要利用一切探险考察的成果,借助于新航线和航海技术的一切进步——研究航海图,查明暗礁和新设灯塔及浮标的位置,时时校正对数表,因为计算稍有疏漏,本应抵达一个友好港口的货船就会在礁石上撞个四分五裂——拉·贝鲁斯〔16〕下落不明就是一个实例;你还要跟上整个世界科学发展的步伐,研究从汉诺〔17〕和腓尼基人时代直到今天的所有伟大的发现者、航海家、冒险家以及商人的生平;最后,你还要随时掌握库存数量,清楚自己处于何种境况。这是一项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诸如盈亏、利息、净重计算法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所有相关数据的测量,都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

我认为瓦尔登湖会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地方,这不仅仅是因为有铁路和冰块生意;瓦尔登湖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公诸于众恐怕并非明智之举;这是个优良的港口,地基很牢固。虽然所到之处都必须先打桩才能建造住屋,可毕竟没有涅瓦河畔那样的沼泽需要填平。据说涅瓦河涨潮的时候,如果再加上西风和冰块,会将圣彼得堡从地球表面一扫而空。

由于我开始从事这种生意没有通常所需的启动资金,因此,恐怕人们很难推测,我从哪里能够得到每个这样的事业都必不可少的财源。让我们立刻就来谈及实际问题吧,就拿衣服来说,也许人们购买衣物的时候,多半是喜欢新颖奇特的装束,并且还会顾及别人的看法,而很少考虑衣服的真正用途。让那些从事劳动的人不要忘记,穿衣服的目的,首先是要维持生命的热量,其次,是要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遮羞蔽体;他还可以判断一下,他可以完成多少必不可少或至关重要的工作,而不必增加衣橱里的衣服。国王和王后的衣装往往只穿一次,尽管有御用裁缝为他们量身定做,他们也不可能体会到穿上合身的衣服有多么舒适自如。他们简直无异于用来挂干净衣物的木头架子。而我们穿的衣服逐日和我们融为一体,打上了穿著者的性格印记,直到我们不舍得弃之一旁,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赶快求医问药进行补救,视作非同小可之事。在我眼里,衣服上有补丁,并非低人一等;不过我也深信,一般来说,人们更为渴盼的是穿上时髦的衣装,起码要干净整洁,没有补丁,至于是否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就是等而次之的问题了。不过,即使衣服上破了的地方没有补好,充其量也不过是显得不够小心而已。有时候,我用这样的方法来测试我熟识的朋友:谁肯穿一条膝盖上打了补丁,或者只多了两条缝线的裤子?从大多数人的反应来看,他们认为,倘若他们如此穿着,一生的前程就会毁于一旦。他们宁可跛着一条腿进城去,也比穿条破裤子来得从容自若。如果哪位绅士的腿意外受了伤,那通常是可以治愈的;不过,如果同样的意外发生在他的裤腿上,那就无法补救了,因为他所关注的,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东西,而是人们看重的东西。我们熟知的人寥寥无几,我们熟知的衣服和裤子倒是不可胜数。你给稻草人穿上你刚穿过的衣服,自己不着衣衫站立一旁,谁不会甘愿向稻草人行礼致敬呢?某一天,我经过一片玉米地,见有一人站在一根戴着帽子穿着上衣的木桩近旁,我认出他正是农场的主人。和上次见到他相比,他只不过是多了几许饱经风霜的痕迹。我听说有一条狗,凡是看到穿着衣服的陌生人走到主人的屋舍前,就会大声狂吠,但是,一个赤身裸体的盗贼却能轻而易举地让它一声不响。如果人们被剥夺了衣衫,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还能保持相对的地位?——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否确切地告诉我,在任何一群文明人之中,谁当属于最尊贵的阶层?菲菲夫人〔18〕从东到西环游世界,在她的冒险旅行中,当她来到俄罗斯的亚洲区域,自己的故乡已经近在咫尺的时候,她说,她觉得去拜见地方长官之时,有必要换下旅行服,因为她“现在身处一个文明的国度,人们是靠穿着来判断一个人的。”即使在我们这个具有民主精神的新英格兰城镇里,但凡有人发了意外之财,于是便尽显奢华,哪怕仅仅表现在穿着和用具上,也能为其赢得众人的敬慕。不过,这些敬慕之人虽然为数众多,却全都是异教徒,需要为他们派去一名传教士。此外,衣服需要缝纫,而缝纫可谓是一件无休无止的工作;至少可以说,女人的衣服从来没有做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