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拉加苏之三(第2/4页)

在那样一个半封建的国家担任军人,可不仅仅是会打仗就行,没有一点政治头脑恐怕是混不下去的。

不过,柏特诺之所以这样固执,也不能全怪他,实在与他的军人生涯有关。柏特诺自己是炮兵出身,熟悉美军炮兵运作。不过他也只熟悉美军,并没有和日军作过战,这成了他做出判断的致命问题。当他听到第112团报告日军在前线用猛烈炮火攻击中国军队,直觉就是这属于谎言。在胡康河谷中日军有一条简易公路,但飞机侦察表明这条路在雨季中被损毁得很厉害,难以承担运输大炮的任务。同时,根据这条路时断时续的情况,柏特诺认为日军连向前线运送粮食都很难保障,如果在前线有大炮,又如何提供给它们充足的弹药呢?当然,日军也不可能在前线投入大量兵力,因为日军那样大概会把自己的士兵饿死的。史迪威中将的儿子小乔·史迪威上尉也在缅北远征军中任职,他回忆当时柏特诺曾以此为据,与史迪威争得“面红耳赤”,看来并非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而是真的认为判断没有错误。争论的结果,步兵出身的史迪威还是选择相信柏特诺的判断。

柏特诺将军确实没想到日军在前线的确有人饿死。日军作战一贯轻视后勤,很多时候前线日军根本没有粮食吃,而官兵也习以为常,会依靠掳掠和任何周围的物资维持生存。九江战役中,张发奎将军将日军波田旅团狠狠顶了三天,进攻的日军就靠盐水泡桃树叶当食物硬是撑了三天。美国陆军名将麦克阿瑟形容在新几内亚和他作战的日军时说:“他们仿佛依靠空气、水和树叶,就能无休止地战斗下去……”当然,所谓无休止也不是没有限界的,日军只是较为顽强罢了。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很多战场都吃了后勤的亏,包括在此后一年间的印缅战场。

史迪威也确实有点儿不大信任中国方面的报告。要是相信孙立人的说法,那前线日军不仅有第55、第56两个步兵联队,还有一个山炮大队!由于他在重庆看惯了蒋介石麾下一些委靡不振的部队,在他看来就算有很好的装备,中国军一个团也没法顶住日军这么多兵力。史迪威这样想不是没有道理,菲律宾战役麦克阿瑟手下共有美菲军13万,装备精良,光飞机就有两百多架,照样顶不住日军兵力不到四个师团的第14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中11万菲军根本没有斗志。所以1943年底的时候,美军上下对亚洲盟友的战斗力都依然持怀疑态度。

其实,陈鸣人能够顶下来,的确是一个奇迹。12月14日,新38师第114团的先头部队才到达“李家寨”外围,这之前,他一个团对日军两个半联队,居然整整顶了45天!

要知道抗战中守城时间最长的衡阳保卫战,也不过打了47天。

远征军的阵地攻防对抗训练,这些训练付出的汗水,在缅甸丛林中结出了硕果。

如果按照陈鸣人等军官的说法,他们能够支撑下来,是因为孙立人将军在兰姆伽训练中,灌输给新38师官兵们的三条信念。这三条信念也成为新一军在缅北战场征战中的信条:“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当陷入困境时,相信上级一定会来救援和帮助;面临危险时,相信本师友军一定会尽力前来营救。”

这是一个非常闪亮的,也让我们信服的回答。孙立人将军显然也为部下的忠诚而自豪,在到达台湾后将其写入了自己所著的练兵手册中。

但是,有一个可能被将领们忽略的事情。死死坚持这45天的,是那些最普通的中国士兵们。如孙立人将军那样的信条,也曾经在其他中国军队的军官中被信服的,但战场结果却大不一样。例如,张学良将军指挥的东北军,经过父子两代数十年经营,也有一个类似新一军的军官团。东北军在陕北和红军连续交手三次,三次大败,但他部下的高级军官堪称忠诚。第一仗劳山之战,第110师被歼,师长和参谋长双双战死;第二仗榆林桥之战,团长高福源负伤被俘,徐海东军团长因为他打得凶狠顽强竟然不相信能在活人里找到他;第三仗直罗镇一交手打垮了东北军两个团,东北军两个团长一个阵亡,一个自杀;第105师全军覆没的时候,师长牛元峰也自杀殉职。这么多忠诚的军官,怎么照样打败仗呢?榆林桥战役高团长2100名部下投降的达到1800名,而胡康谷口这一战,第112团唯一被俘的,只有一名美军顾问。看看这一点,答案也就有了。

图为缅北战场的野战医院。和日军的作战中,远征军也付出了重大代价。

在不得人心的内战战场上,东北军的军官们对团队再忠诚,再信任,也没法改变士兵们的厌战。军心似箭,在缅甸的战场上,一旦中国人开始了回家的脚步,即便枪林弹雨也无法让他们再后退回去。远征军的军官们要打回故国,“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远征军的普通战士们同样要打回故国,那里有他们衰老的爹和娘,有满山遍野的大豆和高粱。

上下同欲者胜。想来,这就是新平洋之战与陕北之战结果不同最重要的原因。

相信柏特诺的判断,史迪威自然要压制中国将领。他站在完全支持柏特诺的立场上,和中国将军们大吵一场。在史迪威眼里,至少到这个时候仍然对中国高级军官非常不信任,认为他们基本都是无能的贪污分子,根本就不相信他们的军事才能——唯一的例外是孙立人,这个毫无谄媚的将军经常对着史迪威用英语厉声争辩,而史迪威为了让更多的中国将军理解自己的意图则用中文大喊大叫,构成了远征军司令部的一个奇景。

不过,正是这个孙立人很快拿出了更为可靠的证据支持中方的结论:11月13日,前线部队击毙一名日军军官,缴获了他携带的背囊,其中的文件证明,当面日军番号与中国军队的判断完全符合,还要多一个工兵大队。

日军是不可能专门弄这样一个假情报来帮孙立人吵架的。这个时候史迪威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将领的样子。随着孙立人拿出有利的证据,史迪威立即重新思考自己的结论。他的结论是:我到前线去,到拉加苏(“李家寨”已经被包围,进不去)自己去看。

这一点,史迪威就强过柏特诺许多,柏特诺和孙立人吵了十几天,也没有想到上前线去看看。

孙立人也没上前线去看,他忙着跟柏特诺吵架呢。但是,他11月10日一接到陈鸣人报告,说在临滨附近和日军交战,日军居然升起一只艇型气球来指挥炮兵作战,孙立即觉得情况不对:这是日军炮兵只有大队以上级别部队,才会使用的炮兵指挥装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