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拉加苏之三(第3/4页)

日军炮兵用于指示目标的气球,曾用于新平洋前线。

史迪威没有记下自己到拉加苏的时间,但以他雷厉风行的特点,应该不晚于11月下旬。看到实情的史迪威随即下令远征军全军东进,支援第112团的作战。远征军的归国之战,终于从前哨战发展成了全线反击。

此时的远征军驻印度部队,力量已经得到较好的补充。从缅甸撤退到印度的原杜聿明部不过万人,编为两个师尚不满员。从1943年起,中国不断从国内派遣部队,飞越喜马拉雅山前往印度补充远征军部队。从史迪威的角度来说,他很看重自己“中印缅战区参谋长”的位置,时刻期待着督促中国军队从大陆反攻日本。史迪威认为,如果用中国的两百个师发动这样一个反攻,可以让日本腹背受敌,承担至少一半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作战压力。但是,史迪威也明白,如果没有充足的外来补给,以当时中国落后的经济条件和工业水平,根本没有力量发动反攻。所以,他推动美国国会不惜血本出资充实在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为其提供精良的武器和物资,以便尽快打通中印公路,将外援物资运进中国。而从蒋介石的角度,他认为可以依靠美援武装和训练,为自己建立一支精锐的军队。这等快事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国民政府也对此大开绿灯。

唯一对此不满的是英国人,他们既不愿意在大不列颠的殖民地印度出现一支不受自己指挥的强大军队,也不愿意中国人成功地收复整个或部分缅甸,因为那等于是让这个未来的大国把手伸进了英国人的禁脔。

不过,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强硬立场让他们不得不后退。因为,此时衰落的英国也是要吃美国饭的。

唯一没有想得那样功利的是参加远征军的中国青年,他们大多是中国当时最珍贵的有知识的年轻人。国家破碎,山河飘零,现代而富有朝气的远征军似乎成了一个凝聚民族复兴希望的代号。在他们身后支持的,是他们的师长们。西南联大甚至规定,高年级的学生参加远征军,军旅生涯也算入学分。校长梅贻琦把1100多名弟子送上了战场,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儿子。

不过,也从来未听记者朋友谈到过有任何一个接受采访的远征军老兵,后悔自己当年的选择。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当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场,是期待用鲜血洗净“九一八”以来中国人的耻辱,此心,60年不曾改变。

因此,到史迪威发动全面反攻的时候,在印度的远征军已经增加到三个师,即孙立人的新38师、廖耀湘的新22师,以及胡素的新30师。史迪威其实早就制定过全面反攻的计划,不过现在缅北的大雨和正在修筑的道路,不允许他如计划那样迅速将三个师兵力全部投入前线,他只能先将新6138师投入战斗,然后是新22师,最后是新30师。

饶是如此,按照远征军作战执行的美式条例,新38师出击之前,必须准备好一个整师在丛林战中所需要的给养,这也是柏特诺此前坚持不迅速派出援兵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便给养准备完毕,将这些战士和他们的物资运送到前线,翻越泥泞的野人山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11月22日,日军一部绕过“李家寨”,奇袭第112团团部,团部直属部队苦战不支,陈鸣人团长亲自率队突围,终于杀出敌阵。所幸第112团部队训练有素,迅速重建团部阵地,稳住了阵脚,但这个消息让史迪威理解了前线面临崩溃的危险。

史迪威和孙立人商量后,决定首先调动第114团轻装前进,赶到新平洋增援。他们只携带一个基数的弹药,其余物资一律通过空投补充。

1943年11月底,第114团开赴前线增援新平洋守军。

12月14日,第114团部队抵达前线,第112团的危机得到缓解。

12月22日,孙立人本人到达前线,在“李家寨”附近建立指挥所,亲自指挥反击战斗。随同他到达前线的,还有新38师整整一个炮兵营的M1式75毫米榴弹炮。

远征军官兵闻讯欢呼雀跃,他们预感到打破胡康河谷谷口的对峙僵局,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至此,我们所描述的战斗,仅仅限于胡康河谷西口的一个局部战场。假如此时我们能够乘坐一艘神州飞船飞越缅北上空,就会发现这个战场,只是整个战局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如同棋盘上的一个点。

却是极为关键的一点。

那么,在这个完整的大棋盘上,双方的棋手又是在怎样布局呢?

原日军缅甸方面军参谋嘉悦博回忆了当时日军的布阵。1943年夏,在缅甸的日军方面军共指挥有四个师团,分别为第15军所属的第18、第33和第56师团,以及直属方面军的第55师团。这时日军的部署为:

第18师团在缅北西部,假想敌为驻扎在雷多的远征军驻印军,防卫重点为胡康河谷,并在后方建立孟拱、密支那两主要支撑点。

第33师团在中缅西部,假想敌为驻扎英帕尔的英国第4军团四个师。防卫重点为阿拉干山北段的印缅边界,后方为曼德勒。

第55师团在南缅西部,假想敌为阿吉普方面英印军三个师,防卫重点为阿拉干山南段的印缅边界,后方为仰光。

第56师团驻扎在滇西中国境内,假想敌为惠通桥以东中国军队十个师,防卫重点为松山、龙陵一线,后方为腾越。

方面军总部驻扎仰光。此时日军战略以稳定控制缅甸为主,因此各部基本采取守势。

当驻印军开始反攻的时候,日军正在向缅甸增兵。陆续到达的新兵力为五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并武装了昂山将军指挥的“缅甸独立军”,辅助日军作战。

到达缅甸的还有一支奇怪的部队,那就是印度独立中的传奇人物钱德拉·鲍斯指挥的“印度国民军”。日军增兵缅甸,和他有直接的关系。按照日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的建议,驻缅日军将与钱德拉·鲍斯合作,在1944年春季发动对印度的攻击。

钱德拉·鲍斯和甘地亦师亦友,终生为印度的独立自由而奋斗,虽然因为观点激进最终被甘地开除出国大党,但他和昂山将军一样,在反对殖民主义的坚定性上无可指责。因此,他的头像至今悬挂在印度国会议事堂前,与甘地、尼赫鲁并列。印度历史学家中颇有人认为,钱德拉·鲍斯的生涯中唯一的污点,就是他晚年和德日法西斯的合作。钱德拉·鲍斯力主联合日军武装驱逐在印度的英国殖民势力。这件事若中国人来看道理十分简单,即便不论与法西斯合作的人道主义问题,哪怕和日军一起打败英国人,也不过是个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事情,对印度来说又怎么能是好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