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英帕尔(第2/4页)

然而,也就是顶住了而已。15万对8.5万,英军仍然要到6月,才能打出第一个旅级规模的反击。英帕尔战役日军最后战败,可说是自己打败了自己,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补给。战斗后期,粮弹奇缺的日军被迫后撤,结果在雨季洪水暴涨的钦敦江畔被英军截击,困在丛林中无法逃脱的日军不是死于热带病就是死于饥饿,情况与1942年撤退野人山的中国远征军惊人的相似。此战,日方认为失败责任主要在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因为他居然在没有准备足够后勤物资的情况下就向英帕尔发动了攻击,试图“就粮于敌”。

这种指责对军事家来说是毫无错误的。但是,对牟田口廉也来说,也有不公平的一面。这是因为,受到兵力、后勤、技术的限制,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次进行过这种不符合军事常识的作战,也曾屡屡获胜。在笔者看来,牟田口不应该因为没有理智而受到指责,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将领,几乎无一不疯,无一不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1942年的缅甸战役中,日军也有过类似的疯狂作战。同古失守后,尽管英军不堪一击,但廖耀湘率新22师在斯瓦打出了一个精彩的滚筒式撤退,利用斯瓦至平满纳多为隘路的地理条件,预设纵深阵地,各部交替掩护,主动而有计划地节节抵抗日军第55师团的攻击。廖耀湘的巧妙布防,迫使日军的进攻步伐迟缓下来,双方在缅甸古都曼德勒附近一度打成相持,缅甸战局大有转机。但是,此时,日军以擅长山地丛林战的第56师团,在和进攻英帕尔一样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绕过东枝,迂回奔袭近千里,于4月24日忽然攻占腊戍,切断了远征军的后勤补给,造成缅甸战局全面崩溃。

有这样的经验,牟田口虽然狂妄,制订英帕尔作战计划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他非常了解经过武士道精神训练的日本法西斯士兵在战场上可以达到怎样的疯狂。事实上,日军在英帕尔战役中确有过“就粮于敌”的机会。此战中,日军也曾如同缅甸战役中一样,派出部队迂回到英军背后。这支部队就是日军第214联队配属山炮兵一个大队组成的“作间支队”,该部队绕过英军防线,于1944年3月27日,攻占了英军在英帕尔南方的同赞和辛格尔两个兵站,与正面进攻的第33师团一道将英军第17师团团包围。发现情况不妙后,英军向北拼命突围。此时,作间支队在英军选择的突破口辛格尔,只有不满员的一个大队,经过伤亡惨重的战斗后不得不放英军突围。日军第33师团原大尉军官恒田敬一在回忆文章中,提到当时英军被围车辆超过1000辆,并有大量火炮。重围中的英军夺路而逃,还夺回了日军攻占的辛格尔镇兵站,将包括1200辆汽车,大量弹药、汽油、粮秣等物资付之一炬。事后,第33师团长柳田中将被解职。

日军战斗力确实精悍。直到6月22日,尽管几乎只有步枪子弹、树叶和冷水,缺少基本的生活和作战物资的日军仍然一度击溃英印第20师,突破了英军的防线,打到可以遥望英帕尔城的地方。那里布满了英军为了保卫印度设立的军营、医院、军械库、弹药库和军需库,但城中兵力大多抽调到前线,城防极为虚弱。而日军力量就此耗尽,再也无法前进。

由此可见,尽管日军犯了大量错误,英帕尔战役英军仍然属于险胜。假如有疯狂法西斯精神的日军拿到囤积在英帕尔的大量物资,此后的战局实难预料。

可以想象,如果3月下旬在辛格尔,日军出动迂回的部队不是一个联队,而是如同攻击腊戍时那样的一个师团,英军第17师恐怕难逃性命,而日军亦将获得大量物资补给,弥补牟田口作战计划最大的不足。

也可以想象,如果6月在英帕尔城下,日军能拿出一个师团的新锐兵力,又将给英帕尔城的英军带来怎样的灾难。尔后,双方攻守难说不会易位。

甚至,哪怕是后撤途中,有一个师团来掩护一下,日军也绝不至损失如此惨重——此战日军参战兵力85000人,退回缅甸的不过17000人,而其中作战伤亡被俘的不到一半,大部分是在撤退途中,因无力突破英军的阻截而死于饥饿和疾病。

而牟田口的英帕尔作战计划中,本来,确实有一个师团外加一个旅团充当预备队的。这就是第53师团(代号“安”)和第24混成旅团(代号“严”),其兵力远超缅甸战役时担任迂回的第55师团。然而,当日军在英帕尔窘相毕露的时候,这两支部队却踪影皆无。

原因是,这两支部队都已经为了抵挡中国远征军的猛烈攻势,被“借走”投入缅北战场了。同时,远征军部队的进攻,还迫使日军将预备用于英帕尔方面的航空兵力也抽出部分增援缅北。

可以说,虽然远征军只有很少的部队列入英帕尔之战的序列(新30师的一个团),但没有中国远征军的英勇作战,就没有英帕尔战役盟军的胜利。

这也是我们在这部描写中国远征军的作品中,用了上面篇幅描写英帕尔战役的原因。

日军为何要抽调英帕尔战役的预备队来堵截远征军呢?

因为攻占孟关以后,中国远征军几乎没有停步,就开始了对日军第18师团的追击作战,攻势势如破竹。损失惨重的日军招架不住,刚刚成立负责缅北战区的日军第33军军长本多政材中将不得不向牟田口借兵。5月,中国在云南的20万远征军强渡怒江,打响收复滇西之战,缅北日军情况益发恶化,英帕尔的日军预备队就再也没有脱身的机会了。

在攻占孟关之后,或许是受到孙立人几次迂回作战成功的启发,史迪威不但放弃了“禁止迂回”的乱命,而且自己也不断琢磨起发动迂回作战的念头来。

以史迪威为首的缅北作战各部,在1944年春夏之交对日军发动了一次类似三叉戟的凶猛攻击。

三叉戟的中路,依然是以新一军主力为主,配属坦克部队,沿着胡康—孟拱河谷稳扎稳打,继续向日军第18师团进攻,力图打通这条河谷,消灭日军,进入缅北平地。

左路,是史迪威的神来之笔,老将军计划以两个中美军混合纵队发动一次战略性的迂回作战,从孟拱河谷左侧穿越荒无人烟的林莽,直取缅北重镇——日军第18师团的后方大本营密支那。虽然这样的攻击似乎难以保证后勤供应,而可能把部队送入险境,但史迪威自有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攻击密支那的中美联合突击队正准备出发